語言

選擇語言

由一瞳救盲變成一對戀人

- 霍洛教授與嘉比--護瞳行動的創辦人

FH70-79_043.jpg

霍洛教授與嘉比--護瞳行動的創辦人

兩位專業的眼科人員,在救盲路上一瞳互相支持,矢志要為偏遠地區缺乏眼科醫療的人出分力,連他們兩位的結婚蛋糕也用上沙眼救盲的地圖,由一瞳救盲,演變成一對戀人、一對夫妻,也創立了護瞳行動,繼續以培訓醫療人員、進行不同的救盲手術,令更多人能看得見。

我們護瞳行動誠邀您一瞳參與護瞳行動的每月捐款計劃,繼續延續我們的救盲之路,令我們救得更多,走得更遠。

每月捐款HKD250,就可訓練一名眼科外科醫生,建立屬於當地「帶不走」的醫療團隊,每位外科醫生每年更可進行1,000次眼科手術,意義重大。

2025年,我們立定以培訓120名眼科手術醫生為目標。一份愛心,一份希望,一份改變,共同救盲,重燃光明。

FH70-79_029.jpg

由一瞳救盲變成一對戀人

一位是眼科醫生、一位視軸矯正師,就是我們這次情人節的主角,也是兩位護瞳行動創辨人 – 霍洛教授以及嘉比。

霍洛教授早年已在澳洲眼科界享負盛名,是一名眼科權威,他當年受邀澳洲北部原住民營地,赫然發現當地落後的眼科醫療水平,特別是有大量兒童和成人均患有沙眼。此後,他矢志改善澳洲眼科醫療服務。

1970年,霍洛教授邂逅妻子嘉比。她當時正接受視軸矯正的訓練,有助診斷眼科疾病。

嘉比牢牢記住了霍洛教授在講座中說的第一句話「我從小就一直去眼科診所,所以我從來不害羞也不害怕醫生。」霍洛教授的直率,深深烙在嘉比心裡,也令他們有了一種一拍即合的默契,愛情就是這樣。

數年後,兩人於悉尼威爾斯親王醫院共事,霍洛教授準備深入澳洲內陸,開展為期兩年的全國沙眼治療計劃,協助原住民改善沙眼傳播的情況。他邀請嘉比一同前住,兩人自此開始並肩,共同努力改變救盲世界。  

一直走到救盲路上的愛情

在1980年,他們結婚了,結婚蛋糕更是沙眼項目地圖造型,這也顯示了他們對救盲堅定的心。

嘉比與霍洛教授-每月捐款計劃

他們的救盲之路亦不限於澳洲,他們前往尼泊爾、越南、孟加拉、緬甸等,進行了無數次救盲手術,於當地培訓了無數醫生。

嘉比與霍洛教授-每月捐款計劃

1985年,霍洛教授更代表世界衛生組織,出訪尼泊爾、緬甸、斯里蘭卡、印度和孟加拉。兩年後,他到訪飽受戰火摧殘的厄立特里亞。這些經歷啟發了他。霍洛教授發現這些地區的眼科服務落後,白內障手術用的人工晶體價格高昂,令人民難以負擔,他決定自行籌集資金建立人工晶體工廠,設法減輕眼科保健及治療成本,令發展中國家得以受惠。

白內障人工晶體-護瞳行動

他在尼泊爾和厄立特里亞創立人工晶體廠房,這也奠定護瞳行動救盲工作的重要基石 ── 生產低成本的人工晶體,也成就了我們現在能以HKD150,就能為一名白內障病患者重見光明。  

晚年患癌 仍在培訓眼科醫生

晚年的霍洛教授雖然確診患癌,但仍然決心推動改善所關注的國家的眼科醫療服務。在他臨終前幾個月,霍洛教授仍離開醫院飛往越南,培訓322位越南眼科醫生,協助他們掌握現代手術技巧。霍洛教授更與嘉比在一些朋友的幫助之下,成立護瞳行動,確保能延續復明工作。

護瞳行動-霍洛教授

霍洛教授於1993年2月10日辭世,獲國葬待遇。他長眠於澳洲郊外伯克,以紀念與當地人民和土地救盲的不解之緣。  

VNM23_819.jpg

嘉比與護瞳行動,仍在繼續努力救盲。

轉眼間,護瞳行動成立已超過30年,但我們仍在繼承霍洛教授的工作和理念,繼續消滅可避免的失明。

嘉比仍然全心投入她與霍洛教授一起創立的護瞳行動,每天樂於為盲人復明,帶來喜悅和更豐盛的生命,一顆熱心仍然與霍洛教授同在。

加入每月捐款計劃,與嘉比和護瞳行動一同加入救盲行列,只需HKD150,就可為偏遠地區的眼患者帶來復明機會,重見光明。

It looks like you might be in North America

Would you like to visit the United States site instead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