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刺血針》最新報告 視障和失明人口30年間亞洲增幅最高

醫學期刊《刺血針》發表最新研究,指全球過去30年可避免失明人口比例下降15.4%,但因為人口增加和老化,推斷患有視障的實質人數將由現時的10億,增加至2050年的17億。報告又指亞洲的視障人口增幅最大,尤以東亞洲國家中度至嚴重視障人口增加了10.7%,近視是主要的原因。
有關研究由護瞳行動(The Fred Hollows Foundation)、比爾及梅琳達·蓋茨基金會和海德堡大學等多個機構出資和提供技術支援,國際防盲協會的視力損失專家組研究全球視力資料庫後得出結果。報告研究了1990-2020年過去30年間的數據,發現白內障、青光眼和未被矯正屈光不正(近視、老花、散光、遠視)是主要的致盲原因。白內障和屈光不正屬可以避免的視力障礙,但已經佔去全球80%的視力障礙個案。
現時全球的失明人數為4,330萬,到2050年則會增加至6,100萬。患有視障和失明婦女的比例,不論年齡和不同的視障程度都較男性高,佔失明人數的55%。
研究指出東亞洲失明人數高達900萬人,而患中度至嚴重程度視力障礙人數更高達5,390萬,數字在1990至2020年的30年間上升了10.7%。是次研究沒有公開個別國家情況,不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的全球視力報告,中國是全世界失明最嚴重的國家,佔失明人口的20%。
護瞳行動總監韋思瀚(Ian Wishart)指結果反映過去30年各國努力為人恢復視力和消除可避免失明的成果,但他指出︰「我們的工作步伐仍未跟上全球人口增長和老化。健康的視力對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非常重要,不過醫療資源向新型肺炎疫情傾斜,各國必須繼續重視公眾的眼睛健康,訓練更多眼疾醫療人員和增加資源,不能漠視可以避免的視障和失明。」
在今年8月,世界衛生大會通過決議,推動國家將眼疾治療納入恆常的全民健康保障。
下載研究︰
https://www.thelancet.com/journals/langlo/article/PIIS2214-109X(20)30425-3/fulltext
https://www.thelancet.com/journals/langlo/article/PIIS2214-109X(20)30489-7/fulltext
Photo credit :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
您也可能喜歡的文章

Report: Addressing the needs of olde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

Koori Knockout raises eye health awareness among thousands on World Sight Day
